1月26日,在津參加市兩會的寧河代表團臨時黨支部書記王洪海組織全體代表傳達學習市委書記李鴻忠參加濱海新區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
王洪海指出,要深刻理解鴻忠書記的講話是落實中央、市委全會精神,對全市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和代表委員提出的要求,必須深入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展現寧河新作為。
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寧河發展的最大機遇,完善未來科技城載體功能,加快推進民航大學新校區、航空雙創產業園、豐潤藥業等項目建設,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發揮毗鄰“濱城”優勢,主動融入、搞好對接、做好服務,以寧河之為助力“濱城”發揮好龍頭、引擎、先鋒作用。用“留白留綠留璞”理念指導空間、產業規劃,高標準參與建設“736”平方公里生態屏障,持續放量七里海生態優勢,把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用好規劃統領城鄉發展,做大做強現代都市型農業,補齊農村公共事業短板,扎實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二是堅定信心,增強志氣、膽氣、勇氣,練好“事功”。
大張旗鼓宣傳天津“十三五”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講清講透“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把上海、浙江、深圳等先進經驗拿來,化為寧河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認真落實區委制定的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20條措施,營造干事創業的強大氣場。
三是對標先進,不斷深化改革、不斷開拓創新。
學習深圳先進理念,改變招商引資模式,堅決從過去拼資源、拼優惠、拼政策“老三拼”,向比政府職能轉變、比社會主體和市場主體活力、比符合國際慣例商務環境的“新三比”轉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學習深圳熱情洋溢的“特區精神”,破除“蔫、木、冷、漠”現象,在精神面貌上強措施,提升軟環境。學習浙江湖州“標準地”、“標準房”改革經驗,縮短項目落地開工投產時間,搶占市場先機,助力企業發展。完善低效用地退出機制,做好“騰籠換鳥”文章,切實把籃子里的“白菜”換成高質量發展的“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