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洞悉心聲 應勢而變”——2015年京東首屆企業采購信息化峰會暨企業采購信息化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會議匯集了包括Intel、聯想、惠普、得力等在內的300多家品牌廠商及知名企業客戶,引起業界極大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針對企業級客戶個性化的采購需求,京東發布了全新的場景化產品——辦公通、積分通、樂采通;并聯合多家頂級品牌供應商、核心ISV、商用服務商、企業客戶,成立了企業采購信息化產業聯盟。聯盟各方合作伙伴三年內將共同帶動累計超千億企業采購規模。
B2B電商的演進之路
隨著電商化采購逐漸成為趨勢,B2B電商的業態變化直接影響到企業采購模式的轉變。
我國B2B電商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發展,一是最初的信息發布型電商,一是試著向“介入交易”轉變的信息撮合型電商。前者雖然處于交易的最前端,但是對整個交易鏈條來說,僅僅只是起到了信息發布和展示的作用,平臺本身不參與交易的任何中間環節;而后者雖然在向交易型電商靠攏,但也只是買賣雙方的“中介”或“媒人”,依然沒有真正介入企業采購的交易環節。
由于此二者沒有觸及深層的物流和供應鏈領域,只是簡單地把企業傳統采購模式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采購流程繁復、效率低下等困擾企業的痛點、難點并未得到解決,因此無論是信息發布型還是信息撮合型電商,都不能真正滿足“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企業采購需求。
那么,B2B電商和企業采購模式轉變的突破口在哪里?
答案是:交易型電商。
京東連發大招為哪般?
與信息發布型和信息撮合型電商有所不同的是,堅持自營模式的京東替代傳統供應廠商與企業直接進行交易,不僅賣產品,還為企業提供服務,是真正打通“產品+供應鏈+采購整體解決方案”的交易型電商平臺。如今,京東模式被業界和媒體稱為B2B電商的第三種模式。
無論是傳統的線下采購模式,還是在信息發布型和信息撮合型電商平臺上進行采購,列表式的、眼花繚亂的供應商和產品信息足以令企業采購人員抓狂。而中國又是一個多樣型生產社會,地大物博,企業的任何需求都能找到大批相應的供應商和產品,因此對企業而言,根本無需擔心“買什么”,企業最迫切的需求是通過何種手段實現最高效、價格最合理、最安全有保障、陽光透明的采購。
用京東大客戶部總經理宋春正的話說就是,企業采購模式的變革不是解決“買什么”的問題,而是解決“怎么買”的問題。
京東針對企業級市場連續打出的幾波必殺級大招,這一思路便貫穿始終。
第一波大招,去年下半年推出“陽光云采”戰略和“智慧云”技術平臺。京東利用大數據手段和強大的技術平臺建設能力,幫助不同類型和不同互聯網應用水平的企業接入電商采購平臺,將商品信息、下單服務、物流配送、數據反饋等一系列環節電子商務化,實現企業多范圍、多維度經營采購,統一高效管理,以及更快捷、更準確地實施采購決策,節約采購成本。
第二波大招,今年3月份推出企業采購場景化解決方案——“采購+”。根據企業日常采購的常用場景,京東將采購解決方案按照“營銷活動”、“辦公集采”、“員工關懷”和“平臺合作”等場景劃分,為企業采購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助力企業級客戶的電商化發展。
第三波大招,即在本次企業采購信息化峰會上推出的“辦公通”、“積分通”和“樂采通”三大場景化產品,整合超級供應鏈能力。京東基于對企業采購場景化需求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挖掘,融合上下游全產業鏈、供應商、ISV、服務商等資源,并依托自身強大的物流體系,為企業辦公采購、營銷類采購和員工福利類采購的各個環節提供智能化、彈性定制化和專業化的電商采購解決方案。
不難看出,京東的這三波大招都是在致力于幫助企業采購解決“怎么買”的問題,歸納起來即為:通過對企業海量采購數據(包括采購需求、采購習慣和喜好、應用場景、預算結算等)的處理,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產品采購方案,實現陽光、高效、簡單、快樂的一站式采購。
無論是互聯網本身、電子商務和大數據技術的更迭與演進,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最終都要實現的是高度信息化,我們每一個人都處于信息化浪潮中。京東靈敏地捕捉到這一點,聯合業界多方力量率先成立企業采購信息化產業聯盟,推動企業采購信息化模式升級,極具前瞻性,堪稱企業采購模式轉變的“終極奧義”!
而當業界還停留在討論“電商化采購趨勢”、“B2B 1.0”、“B2B 2.0”等話題的時候,京東已經牢牢占領了交易型B2B電商發展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