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互聯網企業正當競爭、理性維權法律提示新聞通報會,通報了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訴訟所反映的突出問題,并發布十個涉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知識。
2014年6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互聯網企業正當競爭、理性維權法律提示”新聞通報會,通報了互聯網不正當競爭訴訟所反映的突出問題,并發布十個涉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近期,因涉嫌詆毀商譽、不正當競爭讓百度拿到民事訴訟法修改后的首個“行為禁令”,也因此入選十大互聯網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典型案例。
據悉,近期百度接連被奇虎360、樂視、UC等公司采取維權行動,訴諸于法律。2014年5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百度停止對奇虎360的侵權行為,直至案件終審法律文書生效時止。據悉,這是民事訴訟法修改后,北京一中院發出的首個訴中“行為禁令”。這一結果也令法律界人士認為,奇虎360已經獲得階段性勝利。
據了解,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有關360的公司名稱或者產品時,會在搜索結果的首位插入提示框,顯示“百度提示您:奇虎360公然違反工信部第20號令,強制攔截網民下載百度殺毒、百度衛士。為保障網民自主選擇安裝安全軟件的合法權利,敬請網友在安裝百度殺毒、百度衛士前卸載奇虎360,確保正常安裝”。
360公司起訴稱,在提示框后,百度用“詳情請見”作為鏈接,點擊可以進入一個刊載了諸如“360八大惡性手段”等文章的網站。360認為,百度的行為已經構成不正當競爭,嚴重損害了其聲譽,阻礙其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并且直接導致其安全軟件用戶數量減少,給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翻閱此前的媒體報道,自360推出搜索服務以來,百度針對360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就從未停止,其操縱的一系列抹黑行動動作之大,尺度之猛,令互聯網從業人員汗顏。百度屢屢通過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放置吸引眼球的標題,誘使用戶點擊鏈接并閱讀歪曲事實、混淆視聽的文章,借此詆毀競爭對手360,嚴重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產品聲譽。
此外,在2013年11、12月,百度還在論壇中舉辦 “舉報360惡意行為”和“真殺毒 心安全”等活動。其行為誘使網民給360定性,公然詆毀對手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同樣嚴重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
百度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舉足輕重的大佬,屢屢利用其行業地位,打擊和排擠競爭對手的生存,實則已經犯了眾怒。就在360訴訟的同時,樂視、UC等也在積極的訴諸于法律保護企業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現下的百度,正四面出擊,打擊、遏制同行。對于對手的創新,百度不惜人力物力,只求將其扼殺在搖籃中。好在法律已經開始體現其公正的一面,百度得到的“行為禁令”畢竟是個開始,如繼續為惡,恐怕國法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