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研發的“小冰”正式發布。這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因其高度的智能應答,被加入各個微信群后迅速引發關注。但僅過去兩天,6月1日這款人工智能產品即被騰訊全面封殺。微軟方面痛斥騰訊,以微信中出現一些假冒小冰為借口,將屠刀砍向了真正的小冰。
微軟稱“企鵝正在屠殺”,騰訊回應為了用戶
微軟官方稱“只要微信為小冰發放一個賬號,即可避免任何群組中出現多個小冰的現象。上述狀況是由于騰訊在后臺誤判、干擾小冰的正常運行所造成的。”騰訊在未做任何說明的情況下,突然開始大規模封殺小冰賬號。同時,網絡上出現一些明顯是雇傭水軍的文字內容,詆毀、謾罵小冰,并毫無根據地散步小冰侵犯用戶隱私的謠言。一切似乎都是有預謀的。
騰訊微信團隊稱接到大量用戶詢問,擔心“小冰”運營方式會泄露用戶聊天內容。經查證后發現該產品涉及模擬用戶操作、誘導用戶拉群、批量注冊垃圾賬號等影響平臺規則和用戶體驗的違規行為。但這一說法被微軟堅決否認。
騰訊壟斷地位致霸氣十足,拿微軟開刀
就這樣,市值超過3380億美金的微軟,在企鵝帝國面前吃癟了;就這樣,一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人工智能產品,在國內最大IM工具微信上被封殺;就這樣,這兩天讓網民很是歡樂愉快的小冰死掉了;網民大呼,騰訊太霸道,太不講道理了。
騰訊的強大,可以不看任何人,任何企業的臉色,在它的平臺上,任何的資源、平臺、賬號、圈子都是它說了算,只要與它的利益相違背,就可以隨意的剔除出去,這里只有騰訊說了算,大企鵝帝國是中國互聯網真正的主宰。
騰訊有多強?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算你是全球軟件的霸主,觸及到我的利益問題,就毫不猶豫的把你做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侵犯用戶隱私只是借口,而且是用過很多次的老把戲。
所謂開放實則雙重標準,騰訊利益才是合作基礎
騰訊在中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中脫穎而出,進而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巨無霸,中國互聯網市場也因此長期陷于寡頭壟斷格局。曾有業內人士指出,騰訊雖然對外一直標榜開放,但一旦涉及到具體競爭利益,就看出全是假開放。
何謂開放合作?看看WCG吧,當年WCG向騰訊敞開了胸懷,結果就是短短的幾年,騰訊參與推廣,將自己旗下代理的游戲項目,硬生生的塞進WCG的比賽項目中,結果這項曾經的電競最高規格的賽事每況愈下,最終徹底劇終。
翻看一下中國互聯網近些年的歷史,許多曾經預期很好的公司,如IMO、聯眾、開心偷菜、互動百科……等一系列中國互聯網新型創業公司,都成為了壟斷市場的犧牲品,在騰訊的打壓下徹底消亡,自2006年后,中國再也沒有出過大型互聯網企業。
故事未完待續,紛爭只是開始
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騰訊,如此強硬的封殺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微軟的產品。有網民表示,騰訊殺伐慣了,只有它在別人的地盤上指手畫腳的可能,怎能容忍微軟在它的一畝三分地上搞的紅火。當初大規模封禁公眾賬號,限制好友數,封殺淘寶等電商入口,哪個不是說辦就辦,只要是觸及了它的根本利益,騰訊的刀一向很快,很準,非常狠!
只不過這次,對象成了微軟,讓網民和輿論覺得不可思議,騰訊太霸氣,屠刀砍向了微軟。微軟也似乎并不示弱,明確表示會救活小冰,二代小冰的研發已接近尾聲,看起來,這場企鵝與微軟,兩大帝國之間的紛爭并未結束,僅僅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