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無疑是2013年教育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百度輸入“2014高考改革新方案”,跳出多達2710萬條信息之多,說高考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毫不為過。去年12月初,教育部網站披露了《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從披露的內容看,七大舉措尤其是高考改革成為亮點和關注的焦點,“減少考試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等引人關注,總體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實施意見將于今年上半年出臺。
從正式恢復高考制度到今天,更多公民的平等教育權得到充分尊重,從一張考卷定終生,到部分大學自主招生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應試教育已顯“破冰”之勢。
人才培養適應現實環境
北京——2016年,高考英語滿分調整為100分,英語文理同卷,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
山東——取消外語聽力考試后,考生外語聽力成績將以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聽力成績計入考生電子檔案,招生院校可在招生章程中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外語聽力成績提出要求。
江蘇——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形式計入高考成績,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提出要求。
此次英語教改的力度無疑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每一個新動向都牽動人心。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并不代表高考不參考英語成績,這項舉措也為其他學科的考試改革提供先行經驗,為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提供實踐的經驗。
想提高孩子英語應用能力
對于英語被拉下“神壇”的作法,一部分人拍手稱快的同時,但很多家長還是覺得學習英語十分必要。周日中午11點半左右,在能動英語屋門口,記者采訪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
黃先生表示:“孩子今年上六年級,從小學起就一直參加英語課外培訓。即使英語分數減少了,但是作為家長還是不能忽視孩子英語的學習。英語還是要考試的,而中考里,英語聽力的比重將會增加。這就要求孩子具備更高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目前中國與外國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現在學好英語,對將來沒有壞處。”
毛女士還是決定鼓勵女兒好好學英語,“畢竟孩子對英語學習很有興趣,不管高考怎么改,多掌握一門語言,孩子今后走上社會了就業的本領也能多一項。”
“作為家長,要看到教改的實質。我們要思考的是,用什么辦法幫助孩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孩子具備怎樣的英語以及其他科目的學習、應用能力。讓孩子把時間花在有效的學習上,能夠學以致用。這樣,不論是與人溝通,看英文原版電影,還是用英語進行科技研究,孩子都能獲益良多。家長可以沿著這個方向去深入思考。”能動英語CEO李相陽說。
能力培養發揮正能量
去年10月開始,各地高考改革方案涌動,英語在高考中總分值將下調,其中聽力部分比重將增加。就此,李相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以前我國是以應試為主,就英語而言,過去我們重讀寫、輕聽說,重語法、輕表達,將一門活生生的語言變成一道道支離破碎的標準化考題,將渾然一體的表達習慣變成一個個完形填空,啞巴英語也就是必然的了。這次改革正在努力將英語從死記硬背的應試模式向聽力、寫作、閱讀、交流等真實的應用方向引導,促進這門課程向素質運用的方向躍進。就是還原英語的本來面目,還原語言這個交流工具的本來面目。而能動英語在2013年初率先提出的“從應試到應用的革命”,恰恰同教改的方向不謀而合,使“能力英語”真正發揮正能量,把廣大師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
李相陽表示,能動英語進入國內,不但帶來了適用于非母語國家學習英語的表音密碼課程,還繼續研發出“詞義識記”和“九九句法”這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這些課程看似并不和學校課程配套,甚至完全沒有涉及“小升初”、“中考”的篇章,但能動英語的教學遵循了英語作為表音文字的語言規律,令學員在較短時間內學到竅門,打下基礎,至于成績,那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么?
語言本是一門有趣、生動而鮮活的學科。所以,教育部門對中高考英語比重的調整,將英語教育的學習重點和精力引導到應用上,是對英語應試教育一個非常好的遏制和反思。轉型必成趨勢,應用型英語培訓的春天真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