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5天即遭生母遺棄 被好心人收養得到家庭溫暖
2006年七月初一,在山西省昔陽縣醫院走廊邊的一個紙箱里傳出一陣陣嬰兒的哭聲。在醫院看完病準備回家的翟奶奶發現紙箱里一個僅僅被發舊的小紅被包裹著的剛出生不久的孩子。 八旬的翟奶奶想把孩子抱回家,但自己又拿不定主意,特地給在外地打工的兒子翟愛明打了電話。
翟愛明說:“我自己沒有孩子,當時也沒有猶豫就讓我媽把孩子抱回來了,雖然知道孩子可能有病,但是我覺得自己能打工攢錢給他治好。”孩子被取名“甜甜”,得到了全家的疼愛。爸爸、姑姑、奶奶都把他當作掌上明珠,盡管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富裕,但每次有好吃的都先緊著甜甜。
發現患有先心病 病情復雜經濟困難求醫無門
漸漸地,家里人發現甜甜確實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確切地說,是體質很差。他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得感冒、肺炎,而且一得上,病情就很頑固特別不好康復。多年來,翟愛明曾帶他到當地縣醫院、山西省陽泉縣的醫院甚至北京的醫院咨詢過,要么是醫療技術有限無法手術,要么是手術費太高使他們望而卻步。再加之幾年前翟愛明打工過程中受了傷不能再干重活,只好回到老家種地為生。現在甜甜已經7歲了,高額的手術費用成為了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無法逾越的難關。
愛心行動帶來希望 甜甜在津成功接受治療
去年11月泰心醫院中國移動慈善基金會與山西省民政廳聯合開展的愛“心”行動——貧困先心病兒童救助計劃在山西省啟動,移動篩查車開進了晉中市來到了昔陽縣,甜甜接受了心臟超聲檢查。今年春節過后,昔陽縣民政的老師通知翟愛明,可以帶甜甜來泰心醫院接受免費救治了。
泰心醫院劉志剛副院長介紹,7歲的甜甜患有罕見的先天性肺靜脈狹窄,而且是所有的肺靜脈都嚴重狹窄,同時還合并二尖瓣、三尖瓣返流、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這是非常少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嚴重影響了患兒的生長發育?,F在的甜甜身高近1.2米,但體重卻只有19公斤。目前這種病癥的發生率在國內還沒有統計。國外的一份針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尸檢的報告顯示,這樣的病例也只占到了0.5%。由于難以控制的反復心力衰竭和進行性肺動脈高壓而導致患兒早期病死率很高,像甜甜這樣存活到七歲已經非常難得。不過,如果不盡快為孩子實施手術,一旦肺血管發生病變,出現不可逆的重度肺動脈高壓,就意味著孩子將永遠失去手術機會。
3月13日,劉志剛副院長親自主刀為甜甜實施了肺靜脈狹窄矯治術、二尖瓣成形術、三尖瓣成形術、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動脈導管結扎術。術中發現,甜甜右上肺靜脈的狹窄程度遠比術前CT和超聲所提示的嚴重,部分肺靜脈屬支甚至完全閉塞,根本沒有管腔!關鍵時刻,劉志剛副院長果斷采取措施,跨過血管閉塞的節段,仔細從遠端游離出管腔,用游離心包無縫合修補法對肺靜脈及其屬支進行了充分的加寬。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手術順利結束。目前甜甜已經順利脫離呼吸機,回到普通病房修養,所有的征象都顯示,他的胸腔內有了一顆健康有力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