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衛視《特別關注》聚焦百度虛假醫療推廣,引發公眾對虛假醫療廣告危害性的強烈關注。其實早在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電視虛假醫藥廣告后,就有人指出搜索排名中的虛假醫療信息具有更大危害性。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張強醫生在其個人認證微博上表示,百度虛假醫療推廣能把患者和一個家庭拖進無底痛苦深淵,稱這種行為應該和“謀財害命”同罪。
圖:張強醫生個人認證微博控訴百度虛假醫療推廣
在去年央視“315”曝光電視臺假專家、假醫藥廣告后,各大電視臺被勒令嚴肅清理。事后,這類虛假醫藥廣告確實明顯淡出電視屏幕。但卻并未得到根除。據了解,不少被“315”曝光的假藥又轉戰至互聯網。如被“315”點名的“祖三訓降糖貼”就通過百度搜索“起死回生”。
遭到曝光后,“祖三訓降糖貼”原來的網站被關閉,無法訪問。但通過百度搜索,卻能找到“祖三訓降糖貼315權威官網”。可見,百度搜索為這類虛假醫藥廣告提供了滋生泛濫的新場所,而互聯網也間接淪為這些假專家、假神藥騙人謀財的新天地。
令人害怕的往往不是騙子,是利用資源“助紂為虐”的市場壟斷者。百度作為國內搜索引擎行業的霸主,利用自身的行業壟斷優勢,把搜索引擎做成競價排名的商業交易。并且,對醫療這類關系人身財產安全的信息不加真偽辨認,大量虛假、劣質、山寨醫院、專家泛濫其間。患者通過百度搜索尋找醫治病癥的方法,找到的結果幾乎全是競價排名的小醫院,甚至未經認證的不正規醫院。正如另一位來自北京協和醫院脊柱外科的余可誼醫生所言,百度的虛假醫療廣告能生存、發展起來,完全是“中國社會的畸胎。”
由于我國針對互聯網的監管制度尚未健全,而依照現有的廣告法相關規定,也不足以肅清百度虛假醫療推廣行為。就目前而言,不管是被侵犯權益的名醫、名醫院,還是被虛假廣告欺騙的患者,都只能從自身出發,名醫及醫院做好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工作,患者提高分辨虛假信息的能力,以減少損失。同時,也希望行業協會及媒體監管等社會力量聯合起來,共同努力,把虛假醫療推廣這種惡劣行為打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