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祥和的春節馬上到來,農夫山泉和怡寶之間卻沒那么“歡樂祥和”。1月21日,在四川綿陽,雙方的員工爆發了沖突。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擦槍走火“的事兒雖然屢見不鮮,大家也見怪不怪。但馬上過年了,誰都不想給自己和別人添堵,這個時間點出事,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老百姓越來越聰明,都知道“神仙一打架,背后準有事兒”。事情發生后,當地媒體還沒來得及反應,遠在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浙江媒體,卻第一個對遙遠的一個三線城市發生的事件發聲。時隔一日,一篇網絡報道在短短半天時間內引發將近150篇網絡轉載和200多條微博,其中不乏加v大號,來勢之洶涌,喧囂之猛烈,似乎“上頭條”勢在必得。聰明點的人,估計都已經看出點門道,這事兒不一般。
網友們早就總結過,上頭條有兩種:“想上頭條”與“被上頭條”。不管掐架過程如何,無論誰人更多霸氣更加側漏,誰出招狠戰果更加可觀,終歸有一個是“想”,一個是“被”。動機不同,行為方式自然不同。想上頭條的自然挖空心思,使出渾身解數,外加大肆傳播,博得一次免費頭條的機會。被上頭條只能被動接招,屬于躺著也中槍,而且往往初期輿論一邊倒,被搶占了上風與話語先機,特別當春節將至,媒體們也都收拾準備回家過年時,有冤無處伸,只有啞巴虧可吃。
打群架可算群體性治安事件,自然沒有絕對正義的一方。但耐人尋味的是,在所有的媒體報道中看到的都是農夫山泉“委屈受傷”的表情,這和其在業內聲名遠播的“快準狠猛”形象可大相徑庭。而仔細看看各家媒體的報道,人數、規模等含混不清,細節各執一詞,也沒看到任何一點有力證據,難免讓人疑竇叢生。
僅僅一個參與人數,目前的新聞報道就有寫怡寶七八個人參與,有說雙方各十幾個人,還有說雙方各幾十人的,在視頻報道中唯一一閃而過的追打鏡頭中,隱隱約約的又只看到幾個人。此外,視頻中曾給地上的一塊磚頭一個特寫,暗示性很強,但是后來傷者接受采訪時,說對方拿的都是鐵棍,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目擊者及當事人提到磚頭。質疑得了別人,也得經得住別人的質疑。此前農夫山泉曾在“標準門”事件中質疑怡寶在幕后策劃,那么此次沖突,是否也可質疑是農夫的一次“碰瓷”之舉呢?
更有意思的是,報道稱為受傷較重,有“腦震蕩和顱內出血等癥候”的農夫山泉工作人員劉宇,在接受采訪時意識清楚,對受傷準確回憶。
病床上的呻吟聲不一定能代表真相,這無關憐憫與同情,只是我們需要冷靜的思考與面對。
到底是誰想“上頭條”?等待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