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消息,360訴《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涉嫌虛假報道、商業詆毀糾紛一案正式開庭審理,作為《每經》爭議報道的主要采訪對象,微博匿名ID“獨立調查員”和博客作者“瞬雨”均未出庭作證。律師指出,被采訪的匿名人士拒不出庭,法庭很可能認為《每經》報道的內容嚴重缺乏事實依據,《每經》敗訴可能性很大。
72處采訪匿名人士 《每經》爭議報道創紀錄
案件起因今年2月26日,《每日經濟新聞》采用匿名作者采訪匿名人士的方式,用近五個整版的篇幅刊報道360產品問題,其中采訪匿名對象“獨立調查員”多達72次,創國內報道記錄。而作為該報道的主要論據源頭,獨立調查員的身份,以及言論的真實性,也成為每經報道是否站得住腳,經得起推敲的關鍵。
在報道刊出后,360公司第一時間召開媒體溝通會表示,該報道是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未對360進行任何采訪的情況下,刊登詆毀抹黑360公司及產品的文章,其報道內容虛假失實,并宣布起訴《每日經濟新聞》。
對此,律師和媒體人也對《每經》報道表示質疑。純銀V曾表示,關于360,我還沒看到過一篇,哪怕是一篇,我認為客觀又詳實的報道。不是往天上捧,就是往死里揍。律師姚克楓表則分析,“從目前證據來看,每經構成侵犯360的名譽權,文章確實有諸多不實之處。”
同時,越來越多的坊間爆料開始揭開獨立調查員身份。天涯網友爆料稱,獨立調查員不僅屬于IDF實驗室成員,更已經被騰訊以每月5000+提成的報酬雇傭。但當時獨立調查員曾通過微博表示,“與騰訊、百度、金山及IDF實驗室等均無任何關系。”但直至庭審前,獨立調查員的身份仍然沒有確認,其新浪微博ID也已經被注銷。
360訴每經開庭引關注 匿名證人未到場每經尷尬
經過將近9個月的調查取證,360起訴《每日經濟新聞》案終于開庭,傳媒、法律、互聯網等各界均給予高度關注,此前有媒體預測,如果獨立調查員連同騰訊百度金山證人一同出場,必將掀起一番火花四濺的論戰,但據庭審現場觀察,此次瞬雨和獨立調查員均未到庭。
據了解,庭審現場進行到在法庭質證階段時,奇虎360方面技術專家逐一解析了《每經》報道中涉及的十余個技術問題,證明360產品毫無問題。而每經方面由于證人獨立調查員未能出庭,所以沒有證據支撐報道內容,也未駁斥360方的證據。律師表示,這種情況下相當于每經放棄了舉證和質證的機會,等同于承認報道失實。
另有分析認為,也可能是因為獨立調查員等本就知曉當時所提供的素材存在硬傷,所以并不敢出庭對峙,這讓每經方面陷入尷尬。而律師也表示,360方面可以繼續提起對獨立調查員等素材提供人員的訴訟,追查到底,甚至會涉及刑事訴訟。
目前庭審仍然在進行中,預計法庭將會擇日宣判,記者會繼續關注案件進展。